abs塑料颗粒是一种由丙烯腈(A)、丁二烯(B)、苯乙烯(S)三种单体共聚而成的热塑性工程塑料颗粒,兼具三种组分的优势,是目前工业领域应用较广泛的通用塑料之一,在电子、汽车、家电、建材等行业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
ABS 塑料颗粒的生产以 “共聚 + 造粒” 为核心,主流工艺为乳液接枝 - 悬浮聚合工艺(产量占比超 70%),流程稳定、产品质量均匀,具体步骤如下:
一:单体预处理
对丙烯腈(AN)、丁二烯(BD)、苯乙烯(ST)三种单体进行提纯(去除水分、杂质),并按配方比例混合(如 AN:BD:ST=20:30:50,可根据需求调整);同时准备引发剂(如过硫酸钾)、乳化剂(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)等辅助原料。
二:接枝共聚(核心反应)
在反应釜中,先将丁二烯乳液与苯乙烯、丙烯腈进行 “接枝聚合”:丁二烯形成橡胶弹性体颗粒,苯乙烯 - 丙烯腈(SAN)共聚物链接枝在橡胶颗粒表面,形成 “橡胶相分散、SAN 相连续” 的微观结构 —— 这是 ABS 韧性与刚性平衡的关键。
三:本体增韧与凝聚
将接枝共聚后的胶乳与纯 SAN 树脂(苯乙烯 - 丙烯腈共聚物)混合,提升产品刚性;随后加入凝聚剂(如硫酸铝),使聚合物从乳液中析出,形成固体颗粒(“粗料”),再经过洗涤(去除残留乳化剂)、脱水(含水量降至 10% 以下)。
四:造粒与改性
将脱水后的粗料送入挤出机,加热熔融(温度 180℃~220℃),并根据需求添加改性剂(如抗氧剂、紫外线吸收剂、色母粒、玻纤增强剂等);
熔融后的塑料通过挤出机模头,形成连续的塑料条;
塑料条经冷却水槽(水温 20℃~30℃)冷却定型后,由切粒机切成长度 3~5mm、直径 2~3mm 的圆柱形颗粒,最后经过筛选(去除不合格颗粒)、烘干(含水量≤0.1%),包装为成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