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6-1268-1712

4新闻资讯
您的位置:首页  ->  新闻资讯  -> 公司动态

分析常见abs塑料颗粒生产工艺有哪些?

文章出处:公司动态 责任编辑:东莞市大君塑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发表时间:2025-07-22
  

abs塑料颗粒的生产工艺主要围绕三种单体(丙烯腈、丁二烯、苯乙烯)的共聚反应展开,根据聚合方式和流程的不同,常见工艺可分为以下几类,各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:

abs塑料颗粒

一、乳液聚合工艺
乳液聚合是 ABS 生产中最早工业化的工艺,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,核心是在水介质中通过乳化剂使单体形成乳液并发生聚合反应。
工艺流程:
种子乳液制备:先将丁二烯单体在乳化剂(如脂肪酸钠)作用下分散成乳液,加入引发剂(如过硫酸钾),在 50-70℃下聚合形成聚丁二烯(PB)胶乳(粒径 0.1-0.5μm),作为 “种子”。
接枝共聚:向 PB 胶乳中加入丙烯腈和苯乙烯单体,在 80-100℃下进行接枝聚合,使两种单体在 PB 分子链上接枝,形成 ABS 接枝胶乳(含 PB 橡胶相和接枝的 SAN 树脂相)。
SAN 树脂制备:单独将丙烯腈和苯乙烯按比例共聚,形成苯乙烯 - 丙烯腈共聚物(SAN 树脂)胶乳,作为连续相。
混合与凝聚:将接枝胶乳与 SAN 胶乳按比例混合,加入电解质(如氯化钙)破坏乳液稳定性,使聚合物凝聚成颗粒。
后处理:凝聚后的颗粒经洗涤(去除乳化剂和电解质)、脱水、干燥,再通过熔融挤出造粒,得到 ABS 颗粒。
特点:
产品中橡胶相(PB)分散均匀,冲击强度高,尤其低温抗冲性能优异;
可精确控制橡胶粒径(0.1-1μm),适合生产高抗冲级 ABS;
流程较复杂,成本较高,适合高端制品(如电子外壳、汽车内饰)。
二、本体聚合工艺
本体聚合是在无溶剂或少量溶剂的条件下,直接通过单体熔融状态聚合,流程更简洁,成本较低。
工艺流程:
预聚合:将丁二烯、丙烯腈、苯乙烯按比例混合,加入引发剂(如过氧化苯甲酰),在反应釜中 80-120℃下预聚合,形成转化率 20%-30% 的粘稠液体。
连续聚合:将预聚体送入塔式反应器,在 120-180℃下继续聚合,转化率提升至 90% 以上,形成高分子量的 ABS 树脂熔体。
脱挥与造粒:熔体经螺杆挤出机脱除未反应的单体(通过真空脱挥),然后冷却、切粒,得到 ABS 颗粒。
特点:
无需乳化剂和凝聚步骤,工艺简单,生产效率高,成本比乳液法低 10%-20%;
产品纯度高,透明性略好,但橡胶相分散不如乳液法均匀,冲击强度稍低;
适合生产通用级 ABS,多用于对成本敏感的领域(如日用品、包装材料)。
三、本体 - 乳液接枝聚合工艺(复合工艺)
为结合两种工艺的优势,部分厂家采用 “本体 - 乳液复合工艺”,流程如下:
先通过乳液聚合制备 PB 胶乳,并接枝丙烯腈和苯乙烯,得到接枝胶乳;
单独通过本体聚合制备 SAN 树脂;
将接枝胶乳与 SAN 树脂在熔融状态下混合、挤出造粒。
特点:
兼顾乳液法的高抗冲性(橡胶相分散好)和本体法的低成本(减少乳液后处理步骤);
产品性能均衡,应用范围广,是目前主流工艺之一。
东莞市大君塑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© 版权所有 访问量: 百度统计 BMAP GMAP 后台管理
技术支持:东莞网站建设 备案号:粤ICP备2021086508号
咨询 阿里巴巴

电话

公司座机

0769-82654156

肖先生

136-1268-1712

梁先生

180-0282-8708

公众号

二维码

关注微信公众号

小程序

二维码

关注微信小程序

手机站

二维码

访问手机站网站

404 Not Found

404 Not Found


nginx